改善空气质量 加快产业调整
北京市副市长 洪峰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将把环保工作放在主题主线上,进一步抓好减排工作,改善环境质量。具体有以下几点措施:
一是加大老旧汽车淘汰力度。“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淘汰老旧车辆,同时提升油品质量,减少大气污染。二是加快煤改气进程。希望通过煤改气工程,将今后5年北京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以下。三是加强工地扬尘管制。大力倡导创建文明工地、绿色工地。如果查到有工地环境不达标,将列入黑名单,使其今后不能在北京投标建设。四是加强结构调整。同时,北京市将设定门槛,严格限制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进入。五是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提高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保障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另外,由于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复合性等特征,建议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整体改善。同时,希望国家能有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十二五”时期,北京市一定要把环保工作做好,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让百姓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调整能源结构 实现源头控制
天津市副市长 熊建平
“十二五”时期,天津市将围绕五大任务,出台4项措施,深入推进环保工作。
五大任务包括:一是工程减排与结构减排同步推进。要完成“十二五”减排指标,必须调整能源结构,实现源头控制。二是燃煤锅炉改造。在原来需要以燃煤锅炉方式供热的1.2亿平方米中,有2000万平方米将转为热电联厂供热,1亿平方米将转为天然气供热。三是实施清水工程。继续推进截污治污、管网配套等方面的工作。四是继续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五是落实工业自备电厂小火电机组淘汰和深度治理。
4项措施包括:一是总量控制,等量置换。各区县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突破2010年污染源普查更新的基数。各区县政府要预测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编制实施与之相适应的主要污染物年度减排计划,实现等量置换。二是新老挂钩,增减平衡。新改扩建项目必须制定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替代减排方案,落实对应减排项目。三是有偿调剂,异地减排。本区县减排潜力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时,可进行排污权交易,实现有偿调剂。四是国家认定,年度结转。
强化法律手段 推进环境保护
河北省副省长 张杰辉
河北省是能源消耗大省、资源消耗大省和污染物排放大省,减排压力很大。“十一五”时期,河北省通过几大举措,完成了减排任务。
一是强化法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河北省实施了“双三十”节能减排工程,制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进行严格考核。“双三十”节能减排工作方案是通过省委常委会讨论确定的,具有法律强制力,每年省政府要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工作力度很大。二是实施倒逼机制。对照减排目标,细化分解任务,实施倒逼机制,加强定期督察,促进减排任务完成。三是严格落实责任。四是兑现奖惩。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的节能减排仍有很多难题需要破解。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的指标,这就意味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那么在比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下,如何完成减排指标?这不仅需要环保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另外,河北省的钢铁产量较大,工业占经济总量的53%,钢铁占工业总量的30%左右。这其中有一部分属于落后产能,必须淘汰。如何妥善进行落后产能淘汰,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用“三铁”精神治理辽河
辽宁省副省长 许卫国
在“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开局阶段,辽宁省的环保工作特别是辽河流域的治理工作从上到下决心之大、工作力度之强、效果之好都是空前的。省委、省政府按照环境保护部的要求,用“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心肠”的“三铁”精神开展辽河流域治理工作。
在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专门成立了辽河保护区管理局,保障辽河的治理工作达到最好效果。在运行机制上,加强调度、督察和考核,为抓好辽河流域的治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除此之外,在“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开局之年,辽宁省还用“三铁”精神对辽河沿线的污染源进行整治,关停了造纸等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并建成一批污水处理厂,辽河的治理工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阶段性成效。
经过整治的辽河沿线,不仅是治污带,还成为景观带、旅游带、产业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还可以成为人民的致富带。使辽河从“三河三湖”重点治理工作中率先摘牌,尽管还有很大的困难,但辽宁省委、省政府从上到下达成共识,继续努力,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达到环境保护部对辽河治理的目标要求。
完善基础设施 确保流域水质
黑龙江省副省长 于莎燕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工作紧抓机遇,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部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松花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全部完成,所有项目建成投入运营。5年来黑龙江省一共建设完成89座污水处理厂,使黑龙江省的污水处理能力由2007年的不到30%提高到现在的70%,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高。
另一方面,通过“河长制”、“一河一策”等制度的完善以及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松花江三江汇合口处的河水达标率高达92%,比“十一五”初期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由于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与俄罗斯的边境线重叠长达3000多公里,一旦边界流域水质出现问题,就可能引起外交事件,所以界江、界河的治理工作应该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十二五”期间,希望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界江、界河的治理工作。黑龙江省也将重视其支流的治理工作,用“以支治干”的理念确保实现黑龙江省提出的2015年全面消灭流域劣Ⅴ类水质的目标。
此外,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势在必行,希望能够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以奖促治”方面得到环境保护部的大力支持。
充分发挥区域联动作用
上海市副市长 沈骏
上海市一直非常重视环境治理,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污染治理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比如,上海市每天污水处理都会带来约3000吨的污泥,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环境。因此,今后必须解决好污泥处理等新的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仅仅依靠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区域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在大气污染防治和流域污染防治方面,由于污染物流动性大,涉及部门广,有必要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治理和保护环境。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在区域联动方面已经有所尝试,今后还要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区域联动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上海市在这几年的环境保护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今后要将好的方法和措施坚定不移地实施下去,即使经济困难也要坚持。监测和公布环境质量不是目的,而是要以此为动力,做好污染防治工作,真正改善环境质量。相关部门应对今后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便于环保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江苏省副省长 徐鸣
江苏省作为全国人均密度最高、单位国土面积工业负荷最高的省份之一,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特殊时期,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
日前召开的中共江苏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到2020年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江苏省首次制订了包含四大类30项指标的《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委、省政府将按照《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的建设要求,力争用10年的时间,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将环境质量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水平。
江苏省作为火电行业脱硝试点省份之一,火电行业脱硝设施安装约1/3已经完成,由于政策尚未出台,管理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目前,部分电厂对氮氧化物减排工作不够重视,甚至擅自停运脱硝设施,某些电厂脱硝设施运行不稳定。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污染减排的配套政策,确保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
以环境保护倒逼经济转型
浙江省副省长 陈加元
如何从有限的资源承载力、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以及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新期待出发,破解环境容量减小和经济总量加大之间的矛盾,成为浙江省亟待解决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始终坚持优化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并通过多种环保倒逼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和重点行业环境治理现状,加大印染、制革、化工、造纸、电镀、铅酸蓄电池6个行业的污染整治力度。同时,以重点区域和行业的污染整治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积极鼓励并推动印染等行业的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继续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大力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全面实施“绿色城镇”和“美丽乡村”行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森林浙江”和“蓝色屏障”行动,强化主要流域源头地区生态保护,加快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和海洋蓝色生态屏障建设。力争通过防治并举使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将生态强省作为环保着力点
安徽省副省长 倪发科
“十二五”时期,安徽省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阶段,也是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关键期,面临更加紧迫的资源环境制约。同时,作为国家重点环境治理区域的淮河、巢湖流域,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以打造生态强省为抓手,加快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体系。将重点完成以下4项任务:
一是刚柔并济,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抓好目标责任分解落实。
二是增建并举,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抓好化工、纺织印染等行业的水污染治理。加强淮河、巢湖等流域的水污染治理。以燃煤电厂和冶金、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为重点,着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三是防治并行,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强化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生态建设,综合治理生态脆弱地区。
四是城乡并重,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严控农业面源污染。积极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优美村镇创建。
采取有效措施完成减排任务
福建省副省长 倪岳峰
福建省的减排工作目前面临较大的压力。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4项减排指标,只有化学需氧量完成任务,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19.97%,是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最高的省份。这与福建省今年降水较往年有所下降导致火电增加、电力脱硫脱硝不平衡、非电脱硫脱硝未到位、机动车减排工作无实质性进展等有关。
面对减排中存在的问题,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和省长在各种场合都不断强调生态立省的重要性,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完成减排任务,治理好环境。福建省物价部门和环保部门已经就如何落实脱硝电价进行商谈,力求尽快落实脱硝电价政策。
今后,福建省将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与有关单位签订减排目标责任书,确保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进一步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加大法律、法规对环保工作的支撑力度。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确保水质达标。继续采取生态补偿方式,加强流域污染防治,改善流域水质。完善污染防治机制,实行陆海统筹,做好海洋污染防治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创新措施,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早日实现生态省建设目标。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环保能力
江西省副省长 孙刚
江西省“十一五”减排工作曾经遇到过较大困难,连续两年未完成任务。在环境保护部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江西省奋起直追,最终完成了减排任务。
江西省在减排工作中最根本的经验是加强队伍建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保队伍建设,提供资金等多方面支持,使环保队伍不断壮大,能力得到提升。
“十一五”期间,江西省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立案查处1500多家企业,执法能力得到提升。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排污费征收工作,既整治了违法企业,也增强了环保工作能力。通过严格执法,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得到了保障。在近年的行政评议中,环保部门都位于前列,群众满意度超过98%。
江西省加强对“五河一湖”、东江源头区域的保护治理,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农村饮用水综合整治,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出台后,江西省以鄱阳湖生态区建设为主,将规划与节能减排工作相结合,推动环境保护。今年,江西省已下拨“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奖励资金1.352亿元,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创新工作机制 提高工作效率
山东省副省长 孙伟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河流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在加强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山东省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提高环保工作效率。
山东省建立了“超标即应急”零容忍工作机制,污染物超标排放一经核实,要迅速启动环境应急预案,立即开展调查,尽快锁定污染源,并按照属地为主的原则,督促当地政府和污染物严重超标排放单位做好处理处置工作。
同时,在全省推广“快速溯源法”工作程序,发现河流断面超标,通过调查性监测、重点性监测、溯源性监测等步骤,24小时内锁定污染源并上报结果。“超标即应急”和“快速溯源法”为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提供了条件。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进一步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量,限制高排放企业增长,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尽快淘汰小火电和黄标车,做好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工作。完善治用保并重的流域防控体系,加强流域污染防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面源污染。
同时,加强生态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目前,山东省正积极筹备生态山东建设大会,会议将提出建设生态山东的决定。
页次:1/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