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行业是高用能、高排放产业。在本次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杜邦中国副总裁吴坚说,石化行业综合能耗占全国能耗总量的13%左右,占全国工业能耗总量的18%左右。2010年全行业排放二氧化碳8.63亿吨,排放量仅次于电力和钢铁行业,位居我国工业部门的第三位。在化工园区建设、“三废”处理、信息化建设以及碳减排等方面,石化行业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为此,专家提出,行业要通过新方式、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理念等“四新”来积极应对这些挑战。
新方式打造绿色新园区
作为全国目前最大的化工园区,上海化工园区通过新方式打造绿色化工园区,在节能减排和环保方面成效显著。园区管委会主任张耀伦在介绍经验时谈到,园区的管理采取了四种新方式:即节能减排一定要和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节能减排和企业的准入联系在一起,节能减排和企业的循环发展结合在一起,以及推行一体化运作模式。
张耀伦说,不少开发区的建设者往往把发展放在第一位,这容易导致“发展—污染—治理污染”反复循环的恶性发展模式。上海化工园区的经验是一定要在整个开发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环保、安全和节能等可持续发展理念。园区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条件,比如要求进入园区的企业必须具备在国际和国内领先的生产工艺,废物排放量必须在国际和国内是最小的等。由于严格执行这样的标准,目前入驻上海化工园区的赛科乙烯的综合能耗比国际平均标准要低10%。
张耀伦说,园区推行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实行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辅助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安全环境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等5个一体化。在上海化工园区,仓储、码头、污水处理等工程都不需要企业自己单独去建,极大地节约了企业建设成本,缩短了建设周期,而且有效地节约了土地资源。
新工艺化“三废”为资源
湖北兴发集团总工程师李永刚从工艺技术角度介绍了“三废”综合利用的经验。李永刚说,企业要舍得投入资金研究环保治理的新工艺。湖北兴发集团累计投入上亿元资金加大环保治理,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将废弃物转化为产品、能源和原料,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对固废、废热、废水、废气等进行综合整治,将其转化为新的生产资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李永刚说,为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公司先后引进和开发了一大批节能新工艺和新设备。比如,公司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提高黄磷尾气回收率,尾气中磷的浓度降低到了5毫克/升以下。公司的热管余热汽包工业装置将生产过程中的剩余热能转化为蒸汽,降低了二氧化硫排放,每年减少燃煤约20万吨。
新技术助推企业信息化
“两化融合”为石化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提供了新机遇。美国SAP公司北亚区油气化工业务总监孙敦圣说,信息化建设可有效促进石化企业的节能减排。作为世界目前最大的商业软件供应商,SAP为化工企业提供了ERP解决方案。
孙敦圣说,为帮助石化企业更加充分地利用资源,促进行业节能减排,SAP提供了三项突破性新技术:一是为企业提供生产集成和运营智能监控服务,经过实际验证,可有效帮助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二是基于内存计算的技术,可使企业数据运算能力大大提高。三是为企业提供实时、智能、移动的安全解决方案。一旦工厂出现问题,信息系统会自动将信号发送到相关人员的移动终端上,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并能随时提供解决方案。
新理念把好减排源头关
福陆公司是全球目前最大的工程设计、采购、施工以及维护公司,福陆中国总工程师唐滨建议说,石化企业在项目建设初期就必须考虑节能减排。他举例说,最近福陆在国内某项目做前期研究规划时,专门为客户提供了一份二氧化碳排放的专题研究报告,内容涉及到该项目今后可能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多少,同时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以及如何处置回收或捕集封存二氧化碳等。他建议企业在项目初期就作好一个规划,这样不仅有利于客户在今后的决策中拥有一个科学的依据,而且更能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
来源:中国化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