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多人都相信中国仍将是最大的风电装机市场,但也不得不面对风能并网依旧是一个难题。
为了研究如何解决风电并网的瓶颈问题,国网能源研究与维斯塔斯日前共同发布了名为《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综合解决策略》报告,并选取吉林省为实例,研究如何避免大规模的弃风。但结果证明,要提高电网接纳风电的消纳能力,并不仅是一个技术难题。
“需要配合各种解决方案。”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说,“整个电力系统的价格体系和利益格局都要有变化。”
作为中国八大风电基地所在省之一,吉林省风能有效蕴藏量为692TWh,其西部地区70m高度年平均风速6.08-7.08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268.8-381.5W/㎡,风电容量为2400MW。不过,由于网架的薄弱,在正常方式下风电大发时线路接近满载,不得不采取限制风电的措施。
模拟吉林省2011年的风电装机为2400MW,在不考虑引入技术、管理、政策解决策略时,风电可发电量为约479万MWh,风电站用电量的8.65%;弃风电量为约36万MWh,弃风比例为7.58%。
“吉林省与丹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说吉林电网接入全国大电网,类似于丹麦在整个欧盟电网中的角色,而且这两个地方的风能资源都很丰富,当地的热电联产也比较适用。这是我们选择吉林省作为研究案例的原因。”蒋莉萍表示。
据丹麦国家电网公司副总裁彼德·让金森介绍,2010年丹麦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超过20%,风电发电量占用电量比例达21%,风电出力占负荷比例的最大瞬时值达到98.2%。
蒋莉萍和她的同事们设置了四种不同的情景下,吉林省的风电弃风比例与风电利用比例分别为5.96%、8.8%;3.75%、9%;5.83%、8.81%和1.66%、9.2%。
但蒋莉萍并不认为通过这些情景模式的设置就能实际解决风电并网的难题。“我觉得地方政府的这种探索只是找一种技术的路径,实际上这种技术的路径即使走通了,如果政策不到位,最后也走不下去。”蒋莉萍表示。
这其中最基本的问题在于电价。一些人士认为,国家目前所确定的煤电标杆电价,实际上是按照火电站每年5000小时的发电小时数来计算的。如果要提高风电的利用率,在电力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必然需要减少火电的发电量。这样一来,燃煤电站的收益就可能要降低了。
实际上,200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指出,电网要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但尽管风电头顶“清洁能源”的高帽子,但在实际的电力市场上,却没有受到更多的优待。
“不管是燃煤电站还是风力发电站,在市场上大家应该是一样的。”一位电网人士表示,“不能说风电是清洁能源,这个利益就都是他们得,并把别的电源打压下去。”
这样的说法似乎与中国大力发展并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承诺相悖,但至少目前来看,如果整个电力系统的价格体系和利益格局保持不变,风电并网的难题就无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