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资本竞逐锂电池产业 |
2011-12-22 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 |
近日,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已经报送国务院,进入最后审批程序,将于年底前出台。
根据该《规划》,在未来十年,我国将投入1000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到2015年,中国将达到50万辆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届时将需要1250万千瓦的锂电池,对于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锂电池来说,无疑迎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或许作为这一利好的回应,8—9月报价平稳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又再次上涨。而在资本市场,大量资金正在涌入锂电池产业。从外资来中国设厂到中资出国收购矿山,对锂电池的“掘金”已经展开。
自2009年初,国家将新能源汽车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政策利好的前景使锂电池产业在尚未成熟之时,已吸引数百家企业染指,锂电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遍地开花”。目前,国内从事锂电池业务的公司由前年150家激增到600多家。
但是,锂电池投资热潮的背后,也引发多家上市公司炒作概念。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曹国庆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做锂电池的厂家表面上有数百家,可真正具备整套动力电池生产能力的只有20—30家。
业内人士表示,锂电池行业上游门槛高,下游门槛低,有实力的去做上游,小资本去做下游。但很多企业并非是看好其前景去做的,而是炒作概念圈钱。“做锂电池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技术,现在大多国内的公司都无技术可言,只是简单的拼装。”曹国庆说。
产能快速扩张
“中国锂电池投资恐怕是过热了,现在一投就是两三个亿,这么多的资金投进去,却没有产出,都是空的。”专注于车用锂电池生产的苏州恒正科技公司董事长董明表示。
董先生的担忧不无道理,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发布的报告称,在一系列投资下,201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能将达到39亿安时,而2015年,中国乘用车EV/PHEV和电动商用车需求在12万辆左右,需消耗锂电池约9亿安时,仅占当期产能的23%。
而有消息显示,2015年前,锂动力电池投资仍将大步向前。北京普莱德、上海捷能等整车厂参股企业的锂电池生产基地在3年内将投产;力神和波士顿能源近期将在重庆启动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建设;万向、锂源、比亚迪等企业均已公布产能扩张计划。
“锂电行业的下游是电子产品以及锂电动力产品,比如电动汽车。而未来锂电市场的需求更多将是来自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需求。”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锂行业专家张江峰说,“对于锂电的开发,我国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经验,而对于电动车的开发和应用则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时期内,如果过多的投入锂电领域,将造成整个产业链的失衡,使得锂电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危险。”
湘财证券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预计我国碳酸锂产能扩张在2012年至2015年之间最为凶猛,而电动汽车在2015年以前都处于产业化的早期,量产规模不足以消化碳酸锂的产能扩张,时间上的不匹配导致供需结构性过剩不可避免。
外资也来华设厂
这股锂电热不仅吸引了国内企业的关注,外资也纷纷涌进中国开设工厂,分食锂电池产业“蛋糕”。澳大利亚银河资源公司近日宣布,将投入1.34亿澳元在江苏张家港市建设一家中国最大的碳酸锂工厂,预计今年底开始调试,明年年产1.7万吨含量99.5%以上的电池级碳酸锂。
“此前,银河资源主要运营的是上游的锂矿项目,但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而且碳酸锂行业是越做下游越有空间,因此我们以后将会向下游产业链延伸。”银河资源公司新闻发言人称,今年一系列“血铅”事件的出现,让传统的铅蓄电池行业面临大范围整改,也为锂电池带来更多机会。据悉,银河资源的工厂尚未开始生产,就已经落实了承销协议。这其中包括日本三菱集团代理的5000吨/年,也包括中国13家主要电池材料商的1.2万吨/年。
紧随其后的是日本锂电池生产商松下公司。该公司计划把日本的8家锂电池工厂压缩到4家,把产能转移到中国,明年投资7.2亿美元在苏州建设新的锂电池工厂,并用3—4年时间将在华生产比例从目前的10%—20%提升至50%。
美国威能公司也开始在中国布局,现已在苏州成立了两家公司,只生产电池成品,且其产品基本是用于对国外高端客户的出口。
产业布局向西延伸
随着竞争的加剧,我国锂电池产业的转移和融合的趋势也渐趋明显。
有专家指出,未来,我国锂电池产业空间将演变产业梯度转移趋势。上游的锂电池材料产业更多的集中在东部地区,高端锂电池材料“门槛”较高,北京、江苏、上海等智力密集型东部区域将继续保持垄断地位,由于内地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电芯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将逐步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010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达到276.1亿元,较2009年增长37.9%。从产量上来看,2010年中国锂电池产量达到36.7亿块,同比增长33.9%。
从2010年中国锂电池产值分布可以看出,锂电池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同时,由于锂电池的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到了锂矿资源,因此江西宜春、四川阿坝、青海和西藏等锂矿资源丰富的地区,具备了发展锂电池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地区纷纷提出了适合于自身条件的锂电池产业发展思路。
锂离子动力电池成为升级方向,产业将向传统汽车城市汇集。产业链各方多采取合资合作的方式,其中最典型的模式为“汽车整车厂+锂电池厂商”和“汽车零部件厂商+锂电池厂商”。北京、长春、天津、上海、合肥、广东等汽车城市将成为未来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重点布局的城市。
来源:中国储能网 |
[发表/查看评论] |
①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冷链物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cclcn.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
服务信息 |
|
更多 |
|
|
|
|